对话龚剑:从一次性耗材切入,助力药企确保供应链安全稳定
“某药企商业化的PD-1单抗去年卖了30多万瓶,算下来销售额可能超50个亿。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它的生产不能停。”亮黑科技总经理龚剑对写意君举例说。


从长期使用来说,一次性工艺与不锈钢罐相比,具备哪些优势?
一次性技术在很多工艺应用上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诸多优势。整体来看,一次性使用技术十分灵活,它能够生产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产品,应对各种疾病、适应症以及多变的市场需求。
其中,一次性技术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被迅速接受,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,它可以省去生物药制造过程中反复清洗、灭菌、消毒的过程,为药企节约试错和生产的时间。
相比于不锈钢设备,一次性技术大大降低前期固定资产的投入,同时缩短建厂的周期,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,实现综合生产成本的下降。
产业协同上,一次性反应技术的特性与CDMO的外包特性能较好兼容,且可以避免不同生产任务之间的交叉污染,并提高企业运作效率。因此,我们可以看到,生物CDMO企业在进行产能扩张时,对于一次性反应技术的使用也更加广泛。
如果生产过程中,涉及一次性工艺耗材的更换,比如从A厂家换成B厂家,药企是否需要进行申报?
今年2月CDE发布的《已上市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临床变更技术指导原则》,把变更分为几类,重大变更、中等变更、微小变更。
变更前后的一次性储液袋、包装材料和容器、滤膜等等效(包括转运稳定性研究等)。变更不增加可提取物/浸出物风险。包装材料和容器、滤膜灭菌工艺均不变。即可以当做微小变更评估,仅需要制定稳定性方案,承诺报告承诺报告长期稳定性研究中出现的不合格情况。就可以完成替换;
如果不能满足前提条件对企业来说需要当做中等变更进行管理,如涉及原液与制剂部分的包装,采用至少三批拟变更包装容器开展稳定性研究,提供变更前后商业生产规模原液和制剂(如对制剂有影响)至少3个月加速和/或降解条件下的结果(或做到不合格为止)。
提供变更后商业生产规模原液至少3-6个月的实时/实际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数据,或做到不合格为止。对变更前后的原液和制剂(如对制剂有影响)的加速和/或强制降解以及实时/实际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可比性研究。变更前的数据可为历史稳定性检定结果。需要的时间会长一点。
国内的一次性工艺耗材和国外的产品质量方面相差多少?
国内外的法规要求标准都是一致的,国内大部分药企在药研发时使用的国外供应商的耗材,历史沿用,技术转移到商业化生产,报批阶段直接写在报批资料中,导致现阶段国外的耗材的市场占有率较高。
国内的一次性耗材跟国外比,劣势更多的的体现在原材料的供应上,因为国内的一次性耗材起步较晚,但是在验证资料的准备上,我们的资料都是很齐全的,并且要替代国外的供应商,我们的验证资料做的比国外更严苛。
当前耗材市场缺口有多大?“国产替代”情况如何?
这两年受疫情的影响很大,毕竟“黑天鹅”事件出来后,国内的大部分都往新冠疫苗方面倾斜。
国外也是如此。据我所知,大部分企业因为这场疫情处于半停产状态,供应不正常;另外一些原本刚好满足抗体生产的一次性耗材,现在也因为新冠受到政府管控,优先供给本国的新冠疫苗,例如Moderna、辉瑞,有剩余的才会给到亚洲的新冠疫苗,最后才是一般抗体药物。
所以从去年到今年,整个一次性耗材行业的供应非常紧缺。不算扩建的规模,当前国内一次性耗材市场一年在100亿元左右,疫情之后,国际性贸易的波动因素肯定会得到重视,“国产替代”也是应有之义。
近期与国内生物药企业的领导交流,行业内的主流趋势都在寻找替代国外关键耗材的供应商,实现物料供给的国产化。疫情的持续影响,国际大环境都是优先供应本土企业,关键的物料受政府管控。如果我们的公司继续过分的依赖国外的关键耗材供给,有很高的停产风险。
亮黑科技定位是一次性生物工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,和同行相比,亮黑科技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?
但和国内外相比,我们的模式比较独特,不是直接选择第三方的管路、膜来根据客户需求组装。亮黑科技在建厂时,考虑到未来的竞争方面,选择自研配方,自己生产管路和膜,目前已经建立起很多的自有资源、技术,朝着上游迈进一步。我们在国内外算是已经走到比较前沿了,后期商业化生产的稳定性、灵活性都相对更有优势。
产品方面,亮黑科技基本覆盖从细胞复苏到制剂灌装的全流程,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,推进全员品质管理,通过TUV、ISO 9001:2015质量体系管理认证,产品取得FDA的DMF登记号。
目前主要有哪些合作伙伴?
国外的龙沙,国内百济神州、君实生物、信达生物等商业化阶段的biotech,包括药明生物、恒瑞医药旗下的盛迪亚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。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灭活疫苗,也在用我们的产品和技术。
国际化方面是怎么考虑的?
未来是会考虑国际化业务。但现在,我们还是重点关注国内市场,我们国内的客户才十来家。新冠疫情一来,我的状态基本上是24小时两班倒,没有周末。我们也在积极扩建产能,新厂大概在11月份投产。
新冠疫情过去,恢复正常的情况下,亮黑科技的供应周期和外企相比情况如何?
之前正常情况下,国外的周期基本上3个月是比较快的,目前受到疫情影响,可能就要7-10个月。国外企业也在积极扩产,到全球疫情恢复正常,他们的出货周期大概是6-8周。
目前,亮黑的厂房还在不断扩建中,浦东新区沧海路三期厂房预计今年11月竣工投产,建成后作为C+A级洁净制袋车间使用,年产量将达180万个一次性袋子,充分保障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稳定生产需求。
我们未来目标是一周左右交货。其中主要涉及到第三方的灭菌环节,需要一些额外时间。实际上,我们拥有数万平方米的控温控湿GMP仓库,仓库常规库存15万米各种规格的硅胶管、热塑焊接管、390万个袋子、多层共挤膜及大量各种一次性接头,传感器备件。当前我们每个月基本可以做到将近一个亿的出货量。
2020年6月,多宁生物收购亮黑科技,这对双方,尤其是对亮黑科技来说有什么影响?
优势互补,强强联合,快速反应,更好的赋能客户!